公開課,簡單地講,就是在公開場合上課。很多初入教師隊伍的老師,不知道該如何上好一堂公開課,往往雖然備課很充分,甚至把其他有經驗的老師的公開課照搬到自己的課堂,結果卻還是差強人意、收效甚微。
殊不知,上公開課也是有技巧的,只有將充分的備課與相應的技巧結合起來,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1.上講臺后不要忙于開講,而是要環顧四周。原因有二,一是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,二是引起學生的注意;
2. 課的導入不超過2分鐘,最好一分鐘,并在此時間內把講課的題目板書到黑板上;
3.板書時上臂與肩平齊,切忌踮著腳寫板書;
4.在講臺上站的位置應該符合黃金分割;
5. 要做到胸中有綱、目中有人、手中有法、心中有謀;
6.要做到四化:通俗化(生活化)、具體化(直觀化)、形象化、抽象化。
語言方面——語言應具備"六性"
1.敘事說理,條理清楚,言之有據,全面周密,具有羅輯性。
2.描人狀物,有聲有色,情景逼真,細膩動人,具有形象性。
3.范讀談話,情真辭切,平易流暢,真摯感人,具有感染性。
4.借助手勢,穿插事例,比喻新穎,生動有趣,富有趣味性。
5.發音準確、吐字清晰,措詞恰當,寓意貼切,富有精確性。
6.舉一反三,弦外有音,留有余地,循循善誘,富有啟發性。
時間方面——時間分配的技巧
1.一節課中各部分內容大致需要多長時間,應心中有數,重點和難點需要的時間要長些,講的力度要深些,切忌主次不分,重點不清。
2.時間分配要講究科學,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都會影響教學效果。有的教師講課開始時怕學生聽不懂,反反復復,絮絮叨叨,把精講變成了繁講,到后來一看時間不多了,便任意刪減授課內容,"草率收兵";還有的教師隨意拖堂,下課鈴響了半天,還在不停地講授,室外"喧鬧四起",室內"無心聽講"。"草率收兵"或"隨意拖堂"都是不良的教學習慣,應努力克服。
提問方面
1.為講新課鋪路的提問。這種提問可創設一些懸念,激發學生的求知欲。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,為講清新課內容鋪平道路。
2.為突出重點難點而有意創設的提問。通過提問,啟發學生獨立思考,使他們自覺地接受、掌握課堂知識。教師在講授新內容時如果遇到了舊的知識,不要直接應用,而應采取提問的方式,讓學生回答,從而加強教學的系統性和鞏固性。
3.總結式的提問。這種提問一般在每節課的小結中進行,老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,最后,還可以請幾名學生到黑板上作示范以便糾正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問題。
姿勢方面
走到講臺前站穩后,不要倉促開口,應首先靜靜地站在那里,面帶笑容,親切地掃視一下全班學生,待全班學生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你的身上,三至五秒后,全班一片寂靜時,才開口上課。
講課時站立要穩,切勿前后左右搖擺,以防止使學生認為你心神不定;也不能在講臺上來回走動,以防止分散學生的注意力;更不能總站在一處不動,給學生呆板的印象。應盡量穩重地活動腳步,或前進半步,或后退半步,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。
若有些緊張,訣竅之一是張開雙腳與肩同寬,挺穩整個身軀。另一個決竅是想辦法擴散并減輕施加在身體上的緊張情緒。例如將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,或者手觸桌邊、或者手握課本、粉筆等等。
衣著方面
一個人的衣著直接影響其氣質和“形象”。教師在“亮相”之前,應首先作好“形象亮相”的準備工作,這就是衣著。衣著因身份,場所而異。
一般來說,服裝應以整潔、樸素、大方為原則,切不可奇裝異服,過分打扮;也不能邋里邋遢,更不能不考慮自己的“身份”而亂來。女教師上課時不宜穿戴過分艷麗暴露,即使化妝也應以淡雅為宜,否則會引起學生的議論而影響。
眼睛方面
富有經驗的教師,總是恰當而巧妙地運用自己的眼睛表達出豐富多變的思想情感,以影響和感染學生,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。而且,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,一般人對面交談時,正常情形總是望著對方的眼睛。
所以,如果我們在講課時常常用眼睛盯著天花板或窗外,就等于切斷了與學生的視線交流,向學生關閉了心靈之窗。那就既不能用眼睛輔助有聲語言的教學,也不能及時觀察和把握學生聽課的反饋情況。